通識教育科
課程簡介
通識教育科旨在幫助學生:
- 加深對自身、社會、國家、人文世界和物質環境的理解;
- 對不同情境中(例如文化、社會、經濟、政治及科技)經常出現的當代議題作多角度思考;
- 成為獨立思考者,能夠適應個人和社會環境的不斷轉變情況而建構知識;
- 培養與終身學習有關的能力,包括明辨思考能力、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和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 在多元社會中欣賞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觀點,並學習處理相互衝突的價值觀;
- 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使他們成為對社會、國家和世界有認識和負責任的公民。
課程目標
預期學生透過本科的學習,能夠:
- 了解個人、社會、國家和全球議題的相互關聯,以及自然環境與社會的互相倚賴,並據此評估人類關注的不同議題;
- 反思自己的多元身份、價值系統和世界觀的發展,尤其是有關個人經歷、社會文化境況,以及科學、科技和全球化發展所帶來的各種影響;
- 識別對個人和社會議題的不同意見背後的價值取向,並在個人和社會層面的議題和問題上,運用批判性思考能力、創造力,和從多角度考慮作出判斷和決定;
- 清楚表達自己的論據,並以尊重證據、開放和寬容的態度來看待其他人所持的意見和價值觀;
- 發展探究式學習的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資訊處理能力、運用資訊及通訊科技能力;
- 自發地進行自主學習,包括訂立目標、制訂和執行計畫、解決問題、分析數據、作出結論、匯報以及評鑑等過程;
- 顯示對本身所屬文化、其他文化以及理解普世性價值的欣賞,並願意成為盡責認真的公民。
課程設計理念
通識教育科課程和多元化教學活動:
通識教育科旨在幫助學生加深對自身、社會、國家、以至整個人文世界及物質環境的理解;並透過探討生活和時事議題培養學生關心自身及社會的態度、建立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本校通識教育科的科任老師就著課題及校本評核進行共同備課、教研循環、協作教學照顧學生的不同需要、同儕觀課等,亦參加校內外的專業培訓課程及工作坊等提升教學效能,教學亦包括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導學課、電子學習、課後研習、獎勵計劃及測考評估等。
本校通識教育科除配合教育局的課程目標和關注學術成績外,亦重視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透過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的態度和思考的能力,以裝備學生的生活技能以迎接未來,終身受用。
當中,本科重視多元化教學活動(課堂內和外),以增加教學的互動性及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從不同的學習模式中增進知識、理解周遭的事物和時事及豐富其視野,藉此培養學生客觀和多角度的思維,並互相尊重和愛護自身及社會。學生透過經歷不同形式的主題活動,視野和思想領域更為廣闊,這亦有助啟發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技能、增加課堂互動及進行多元學習模式,使學習有所裨益。
自主學習策略
- 本科利用網上的學習平台,學生在行動裝置或家中電腦上完成指定課業,藉此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
- 在課業設計上,老師設計「自主學習」教材、導學案、預習課業、電子課業等。
學科活動或比賽
善導會「模擬法庭.公義教育計劃」比賽
T-PARK(源.區)污泥處理設施導賞團
瘟疫危機桌上遊戲(試後活動)
通識教育講座–動物的城市空間
歷史文化學習活動(饒宗頤文化館)
全方位學習日(中五~社區專題研習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