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與教 學習首策

實用技巧

做筆記

  • 筆記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記錄。要讓自己的學習過程不留白,就必須做好自己的學習筆記。

  • 閱讀方法
  • 筆記不是只有在教室裡書寫,在任何有學習機會的場合、針對各種有學習價值的內容,都應認真做好筆記。

  • 筆記的作用:

  1. 永久的記錄

  2. 幫助集中精神上課

  3. 幫助理解課文

  • 筆記類別:

1講說筆記

指透過聆聽所得到的資料,把它寫成筆記。因為是邊聽邊寫,瞬間即逝,所以要預習書本、集中精神聆聽及認識老師的教法,就更容易寫下筆記。

2書本筆記

指透過閱讀書本,理解明白內容後,把重點寫成精簡有效的筆記。

書本筆記配合上課聆聽的筆記,加以整理,完成的筆記便可以幫助日後做功 課、溫習、測驗及考試,發揮無比的效用。

 

  • 做筆記的技巧:

  1. 不讓過程留白

要分門別類,針對不同的學習科目、學習項目、學習場合,準備不同形式的筆記本,以便記下重要的學習內容。

  1. 摘錄重點內容

在筆記本上做紀錄時,應該要提綱挈領,清楚標明章節序號,並將重點按照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順序依次整理,以方便日後閱讀。

  1. 善用符號

由於做講說筆記時是邊聽邊寫的,所以要迅速記下。這時如能善用一些符號或簡稱去記下就能節省時間了。符號的含意可以是通用的或由自己定義的皆可。例如:因此()、大於(>)、舉例(e.g.)、然後()等。

  1. 加入個人感受

為了加強筆記與自己之間的「親密」關係,可以用自己的語句去敍述,並在筆記本預留位置寫下學習感想。

  1. 隨時補充資料

當看到一段嶄新的相關內容、學到一題漂亮的相關題目、想到一個思考的錯誤盲點或體會到一項不同的練習技巧等,都應立即記錄在筆記本上適當的空白位置,使具有相關連性的教材與學習內容能緊密結合,以發揮最大學習效果

 

  • 一本由你自己用心做的筆記隨時可媲美十本教科書!

 

腦圖

什麼是腦圖?

  • 以一個特定的關鍵詞或意念為中心,推展至其他不同的意念。

  • 以圖形、顏色、線條和文字等建立它們之間的聯繫。

  • 多是擴散式的,由中心推延,以不同的分類方法把與中心意念相關的事情,組織並以圖像表述。

  • 優點在於豐富色彩的視覺化的圖面,可促進左右腦的平衡運作,增進記憶和推演及歸納的能力。

腦圖有什麼用處?

  • 可以作為一個組織學習、記錄重點及寫作的工具。

  • 讓學生明白概念之間的關聯,而非僅僅記誦零散的資料和關鍵詞。透過建立聯繫,學生才能建構有意義的知識。

畫腦圖的步驟

1. 準備工具

a) 沒有橫線的白紙一張
b) 鉛筆 (木顏色也可以)

 

 2. 從目標字聯想有關的詞彙

a) 選定目標字(句)

b) 從目標字想到一個詞彙(聯想字)時便要從目標字拉出一條直線連到 剛想到的詞彙。如此類推,這步驟可以重複多次。

下圖是一學生對中文作文題目平安夜的尖東海旁所作的腦圖

 

 

 

 

 

 

 

 

 

 

 

 

 

 

 

 

c) 也可以從聯想字拉出一條直線連起因它而想到的新的聯想字
如此類推,這步驟可以重複多次。


 



 

 

 

 

 

 

 

 

 

 

 

 

 

 

 

 

 

 

 

 

 

 

 

d) 當已沒有甚麼新的意念時,腦圖已初步完成了! 但當開始寫作而又想到 了新點子,可以即時再補上。

【腦圖來源:http://www.geocities.com/elsaclee/mindmap.htm

其他腦圖例子:

【腦圖來源:http://www.hkbiology.net/index.php/teachtools/teachtools-pgm/ttpgm-mindmap

 

看!腦圖還可以全部用圖畫呢!

 

【腦圖來源:http://home.educities.edu.tw/wei3128/currinstruc/mindmap/minemap2.htm

 

給你一個挑戰!

假如你才是「學習首策」的總編輯,你會在這小冊子內加入哪些內容呢?試作一腦圖!

 

閱讀方法

 

 


 

SQ3R

SQ3R方法是一種提升研習能力的方法,為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羅賓遜(F. P. Robinson)所設計的一套有效讀書方法,主要用於精讀課文。“SQ3R”來自以下五個英語詞語的字首,即:綜覽(Survey)、發問(Question)、閱讀(Read)、背誦(Recite)和複習(Review)。

綜覽(Survey)

在詳讀文章之前,先概覽文章一番,留意文章內的標題及結構,以控制閱讀的目的、方向和注意力。細閱文章的引言、總結及參考,但不要閱讀文章的內容,試試能否從所得的資料略知文章的主題。目標為掌握文章主題的3個至6個要點。

發問(Question)

主要利用每個章節的標題六何法」來對要研習的題目自行擬定問題,例如:「主題是什麼?」、「作者要說的是什麼 ?」、「作者怎樣證實他的觀點?」等。

閱讀(Read)

指專心於文章找出發問問題的答案。閱讀者需要逐一章節細閱,而不是一次過細閱整個篇章。閱讀時應用主動閱讀技巧,嘗試在內文中找尋先前擬定問題的答案

背誦(Recite)

閱讀時利用各種閱讀技巧以幫助記憶,例如:做重點朗讀筆記摘要

複習(Review)

溫習的過程和綜覽相似。藉著標題使自己把各段的要點回憶及重複記憶一遍。第一次的溫習應緊接著前四步的學習過程,這樣要溫習的功課還未遺忘,溫習的時間就不會太長。還有的要計劃在考試之前再複習一遍

記憶法

 
記憶法
不少同學都將成績低落歸咎於記憶力欠佳。其實不是腦袋出了甚麼亂子,而是沒有系統化地去運用這個身體裡最神奇的器官。
 
 
 
基本心法
1 最基本的先要理解要記的內容是甚麼,例如找出一段文字的重點後就容易記得到了。
 
 
2 要確信自己有能力記住。大腦的潛能無限,只要你不害怕、不抗拒去記,它能盛載的可比你想像的多。何況透過訓練可提升記憶力。
 
常用的記憶法
隨著課程的改革,學生要死記硬背資料的需求已越來越少了。但無論如何,腦袋裡的資料庫藏量越豐富(例如詞彙、數字及史料等),能發揮的空間就越多。可是,一些雜亂無章的資料是無法牢記得到的,必須要加以整理及關聯才能記下。可嘗試以下的方法:
 
分類法
腦袋對排列得越好、越有秩序的東西,記憶力就越強。所以在記憶前可以作簡單分類,記憶效率自然得以提高。
 
例如:船、香蕉、風扇、電視機、蘋果、巴士、燈、西瓜及飛機9個項目
 
如能將之作以下分類就較容易全部記住了。
 
形象法
將閱讀的內容化成一些圖畫,例如流程圖,來記錄事件發生的程序或步驟,方便記憶。
 
聯想法
如果資料間的關係不大,可多作聯想,賦與該些資料一些生動又特別的意義,記憶就變得容易了。
 
例如:
 
小河、大樹、小貓、口香糖、石子、蘋果、小狗、老鼠、磨菇
 
聯想的圖畫:
 
我躺在大樹下吃口香糖時,看見小貓和小狗正在小河邊爭蘋果吃,而小貓的死對頭老鼠正躲在磨菇旁,想用石子擲向小貓。
 
 
同學可以聯想成以上的一段情節,甚至將它繪畫成一幅圖畫,透過繪畫的過程及影像的刺激,就能把資料都記住了。
 
反覆背誦法
 
導師說明當沒有甚麼特別的方法可合用時,反覆背誦似乎就是最簡單而傳統的記憶方法了。透過反覆背誦能把短期記憶化作長期記憶,惟當中亦有一些秘訣:把記憶間隔漸漸拉開!
 
例如: 當天學習的知識,當天就做第一次複習
 
一週之內做第二次複習
 
一個月之內做第三次複習
 
考試之前做最後的複習
 
 
其他有助記憶的方法
 
1 朗讀:可加強印象(對聽覺型的學習者特別有效)
 
2 用筆書寫資料(對觸覺型的學習者特別有效)
 
3 善用資料卡,因攜帶方便,隨時可取出溫習。
 
4 常常在腦海裏自問自答:這有助整理資料及有複習的作用。
 
5 跟同學交談記憶的內容:或找一聆聽對象陳述一遍也可。
 
 

思考方法

 
思考方法
 
人雖有思考能力,但並非人人都曉得如何進行獨立思考。同一時間思想太多方面的事情,思考就會混淆不清。要培養和發展出個人的獨立思考,關鍵在掌握有效的思考方法。
 
六頂帽子思考方法 (Six Thinking Hats)
 
心理學者Edward de Bono在20世紀80年代中提出的六頂帽子思考方法(Six thinking hats)。歐洲十六七世紀盛行戴帽。戴帽是一種禮儀。六頂帽子思考方法就是把六種思考模式投射在六頂虛擬不同顏色的帽子上,把複雜的思考模式簡化為六種。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要求,採用不同顏色的思考帽,也就是使思考者能夠一次只從一種角度思考。它幫助我們思考慎重,清晰和有效率。
 
 
帽子 代表圖像 說明
   
白色顯得中立而客觀。
 
     列出事實與數據
 
     不會提出自己的意見
   
黃色是耀眼和正面的。
 
     正面思想
 
     具建設性,積極,樂觀
   
黑色是陰沈和負面的。
 
     注意負面的評估和問題
 
     解釋它行不通的原因
   
紅色表示著憤怒、狂暴與情感。
 
     觀點只憑情緒和感覺,沒有解釋
 
     情緒包括恐懼,不喜歡等
 
     感覺包括預感、直覺、品味。
   
綠色是草地,生意盎然、肥沃豐美。
 
     有創造性
 
     啟發新觀念,向前尋找新的主意
   
藍色是冷靜的,它是天空的顏色,在萬物上方。
 
     控制與組織:指揮其他思考帽運用,阻止爭論
 
     為主題加定義、做摘要、概論、結論
 
 
如果你能記住各頂帽子的顏色和它所引起的聯想,這些思考帽的功能就會出現。將它們逐一運用就可達到多角度思考的目的了。
 
 

專題研習

 專題研習
 
專題研習是課程改革的關鍵項目之一。目的在於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精神,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以及待人接物態度。學生更可以透過專題研習主動建構知識,以及擴闊視野。
 
 
專題研習五步曲
 
 
1 認識主題
 
透過腦振盪啟動已有知識和經驗。
 
初步資料蒐集,例如:閱讀、上網、參觀等。
 
 
2 設定副題及有關問題
 
可用六何法確定:
 
研習動機(Why?)
 
需要甚麼資料(What?)
 
對象(Who?)
 
方法(How?) – 閱讀、上網、觀察、問卷設計及訪問、實驗
 
來源(Where?)
 
多少(How much?)
 
 
3 研習計劃
 
 
4 整理及分析資料
 
驗證假設
 
分析問卷調查結果
 
製作統計圖表
 
 
5 發表研習結果
 
文字報告
 
海報
 
口頭匯報
 
 
專題研習是一個很廣泛的課題,科任老師當然會針對性對同學作出指導。然而,一些通用的策略同學是應該先掌握的。
 
 
選題策略
 
 
選題要選最感興趣的,然後將它轉化為可研究的問題。
 
試試用六何法! 例如:
 
 
何人? 年青人
 
甚麼? 穿雨鞋的情況
 
如何? 很少穿
 
何時? 下雨時
 
何地? 在街上
 
為何? 少穿雨鞋的原因
 
 
問題可擬成:下雨時在街上年青人穿雨鞋的情況調查和原因分析(陳述式), 或
 
下雨時在街上為甚麼年青人很少穿雨鞋了?(疑問式)
 
 
資料蒐集策略
 
 
認識資料的種類:
 
資料種類 來源 蒐集手法 特色
一手資料 研究者在現場將親身經歷所見所聞直接記錄下來的資料。 問卷調查、實地考察、訪問、實驗等
資料較難獲取。
 
能針對特定及具體的題目。
二手資料 一手資料經整理或再演繹記錄下來的。 互聯網、書刊、報章、雜誌、光碟等 資料來源較廣泛及全面,例如包括政府統計報告、第三者的研究資料、相關團體的文件及傳媒的報導紀錄等。
 
 
一手資料及二手資料各有優點。一般而言,可先以二手資料作起步點,以建立對題目的初步認識,然後再決定如何蒐集有關的一手資料作深入瞭解。建議不要只倚賴一種方式蒐集資料,以免資料出現偏差。另選用二手資料時要小心處理版權問題,不可隨意抄襲。如必須轉載請註明出處。
 
 
專題研習報告規格
 
 
除個別科目有特別要求外,一般來說報告應包含下列基本章節:
 
1 封面:包括題目名稱、美工設計
 
2 簡介:包括研究目的、背景及範圍
 
3 內容:包括問字說明、圖片、數據及圖表
 
4 總結:從蒐集的資料得到的結論
 
5 感想:組員個人的感受和得著等
 
6 參考書目/資料來源(如網址)
 
7 附件(如問卷原稿)
 
8 鳴謝(如受訪機構/提供協助單位)
 
9 組員名單及顧問老師姓名
 
 
口頭報告策略
 
 
1 通常只容許有限的時間作報告,所以要選取資料的綱要部份,無需交代細節。
 
2 善用圖表。
 
3 詳細解說關鍵而艱深的詞彙或概念。
 
4 以一句友善的開場白如:「午安、各位老師及同學好!」開始;作結時也要 向耐心的聽眾致謝。
 
5 事前應對報告的各環節作適當的時間安排,並於報導期間抓緊時間。
 
6 如用電腦簡報,應用簡單文字列出重點,然後透過解說演繹相關內容,切忌 把大段文字舖滿整頁,然後逐句唸出。
 
7 演說時要表現自信;笑容更增親切。
 
8 切忌將整篇講稿寫在紙上對著唸,可將提要寫在提示咭,逐點演繹。
 
9 聲線要響亮;聲調像交談,不要將唸書或朗誦。
 
10 跟聽眾有眼神接觸;適當地運用身體語言如手勢。
 
11 避免說廣東話中的一些帶不肯定語氣的字如「囉」及「喎」等。
 
12 如以小組形式報告,則組員之間要由良好的溝通,分工要清晰,令聽眾感到 一脈相承。事前更要有充足的綵排。